WFU

2019年12月4日 星期三

文章列表 - 催眠


催眠

文章列表 - 心靈|靜心

心靈 / 靜心




文章列表


心靈 / 靜心






催眠



認識更多

[靜心] 誰說二年級的孩子不能靜心 - 孩子們的晨光靜心時間


作者:張孟瑋



記者今天來到的現場是台北市OO國小二年O班教室。

今天早上一如往常小朋友正在抄寫黑板上的作業事項。時間一分一秒接近8:00,即將開始今天的晨光活動。等待在一旁的則是一早大老遠搭乘捷運進班的邱律師。邱律師是靜心推廣與心靈成長協會的常年志工,邱律師今天不講法律常識,來帶領另外一項活動--- 靜心!

邱律師今天一身休閒打扮,神情也是一派輕鬆。

上台自我介紹時,邱律師向小朋友問候,並自我介紹自己為”邱邱”,成功拉近與小朋友的距離。(台下的義工媽媽則是一臉擔心,怕這樣的稱呼有損禮貌。)

接著,”邱邱”輕鬆地問小朋友,「你們今天想要做什麼?」二年級的小朋友們不待舉手發言,紛紛提出自己的想法:想做美勞、想睡覺、想下課...。

接著”邱邱”微笑著說:「好,我們今天來玩一個遊戲,誰能把動作做得最標準,就可以得到小禮物。」

從五感出發


從觸摸頭髮、眼睛、眉毛、嘴巴、桌子的感受,接著搭配想像力的引導,再延伸到閉眼睛深呼吸的練習,從一秒鐘、三秒鐘、五秒鐘、十秒鐘、...,慢慢加到一分鐘、三分鐘、五分鐘,平常就像”反應過激的貓” 一樣的20幾個8歲的孩子們,都靜下來了。配合著”邱邱”的引導,深呼吸,感受肩膀上下起伏。甚至時間已經超過五分鐘了,”邱邱”還沒說張開眼睛之前,孩子們都仍靜靜的閉著眼睛深呼吸。

張開眼睛之後,”邱邱”送出今天的第四個小禮物,然後問孩子們感覺如何。




義工媽媽們則是一臉崇拜的表情。感謝今天晨光活動的靜心時間。

據了解,靜心的好處非常多。各縣市的國小蠻多都有”晨光活動”時間,若時間人力能配合,靜心推廣與心靈成長協會很歡迎這樣的邀約,讓孩子們能體驗靜心,這對孩子在學業及情緒管理上,有莫大的幫助。

以上是記者在台北市OO國小二年O班教室的實況報導。將鏡頭交還給主播。

認識更多(待續)




[心靈] 自愛 還是 自私(寫在<世界為我存在>文後)


作者:張孟瑋


自私 自利 / Selfish / 自我中心 /自愛/ Self-love


這些詞的意思都一樣嗎?
自私/Selfish 有著負面的語感,
而自愛卻給人正面的語感。 或許這兩者只是程度上的差異?
或者是本質上的差異?


Google 一下這些詞,很快地就會發現網路上有數不清的相關文章。

而  "自私" 與 "愛自己" 的比較,則是我想釐清的。

尤其,當我們要我們自己相信,「世界為我存在」 時,我們好害怕這個聲音不是來自善的一方,很怕被腦袋裡的糾察隊吹哨子說:「你好自私!」

如何能分辨腦中出現的那一個聲音,究竟是天使還是惡魔?是小我還是大我? 

尤其,當我要相信 "世界為我存在" 時,我是自私的嗎?

這一個影片,似乎又如同大愛台的概念,要以大我為重,犧牲小我完成大我....

It is so confusing. 

愛自己 vs 大愛   我們想法到底該怎麼擺?搞得我們好亂,不是嗎?


我與教練的對話


我與友人的對話,以及我與我的教練的對話紀錄,或許可以給與我有相同疑惑的朋友,一點釐清、一點幫助。

我說:「這篇被分享了好多次,讚了兩萬多次。所以靈修似乎分成""我"要出來""跟 "要避免""我"出來""?」

友人說:「哈哈~也不是這樣二分的喔^_^」

---------

我說:「每個信念都有它的意義存在。這個影片所講的似乎是大家最容易接受的。我們應該凡事為他人著想。但,沒有了「I」,這些都是無從建立起來吧。⋯  "I" 要夠深夠穩固,才可以當地基。」

我的教練說: 「所以才說凡事都有一體兩面喔。如果單方面地執行一面的說法,很容易失去平衡而沒有了重心。 所以要執行上面所說的論點之前,得先要找到“我”的著力點在哪才有辦法執行喔~😁」

我說:「本來我看了影片的第一個想法是:「靈學分兩條路走嗎?」 後來才意識到之前和教練討論過的,每一個宗教派別都有其意義存在。是一體多面。❤️」

我的教練說:「是。 所以,Selfish可以是好的,也可以是不好的。 完全決定你現在的處境,而會呈現出不一樣的實相。」


每件事都不只有一個面向

如果認知到:真理是:每一件事情都是一體兩面或者一體多面。

那麼理解這件事情起來,似乎就不這麼困難了。

只因一切都回歸到 "平衡"

雖然 "平衡" 似乎沒辦法像  SOP  一樣地操作,但這不正呼應了每個人都有其 "獨立個體性"嗎。


The Art of Loving (Erich Fromm)
“If an individual is able to love productively, he loves himself, too; if he can love only others, he cannot love at all.”   
一個只能愛別人卻無法愛自己的人,是無法去愛的。



那就是當你開花的時候,你要去分享,那是無法避免的, 當花開的時候,是沒有辦法留住它的芳香的,無法將它禁閉起來,
芳香會四溢,會散播到四面八方。
因此首先要豐滿自身,變得自在,
先成為真正的你,然後在你的存在中會有芳香散發到許多地方,
它不是一種服務,它將是一種純粹的喜悅的分享,
沒有比分享你的喜悅更喜悅的事了。 -Osho- 


你愛自己嗎?




2019年12月3日 星期二

[催眠] 自我專業要求


作者:張孟瑋




我所屬的GTHA超世紀催眠研究協會,關於催眠師有這幾點要求

1) 具備專業且GTHA獨家的催眠引導技術
2) 催眠過程中,客觀中立的支持與陪伴個案,忌諱操控與干涉個案的自我探索
3) 重視自我的心靈成長,帶領個案到較高的視野,切換不同的角度領悟生命的教導
4) 尊重個案,認知到與個案關係不是依賴,而是幫助個案找到改變生命的方法

從我學習催眠以來,我都期許我在此各個面向,都能堅持、並精進我的專業。
最表層的或許是手法和技術,每年不斷精進研修,參與各式研討會,以及個案的累積,是我堅持精進專業的方式。

至於客觀中立的支持與陪伴,反映的其實是我們對每一個靈魂的尊重。每一個靈魂在投胎之前,都有設定這一生來走這一回的人生藍圖,人生的藍圖沒有任何好壞對錯,一切都是為了學習愛。

愛不僅是一個立體的概念、是一個多維度的概念,也是一個能量----宇宙唯一的能量。

正如同 愛因斯坦在給女兒的信中所寫到:
當我們學會給予和接受這種宇宙能量的時候,親愛的麗瑟爾,我們就得承認愛能降服一切,愛超越每一個存在和任何存在,因為愛就是生命的精髓。





[靜心] 孩子,感謝你讓我學會愛


作者:張孟瑋


發表於:新靜心雜誌第二期


認識更多(待續)